我在京东的 448 天(22)

似乎大家都习惯了“升级”,很多大小决策最后都通过这种机制来完成,无疑也降低了主观能动性。

产品文化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个理想状态,如果产品对业务理解足够深刻,这种自我感觉的“被动”或许也不会存在。

如果业务能更多信任产品,能形成产品思维,创造的价值也一定会更大。

四、接下来的计划

离开京东的原因,是因为这个业务和产品接下来的发展,与自己的擅长和接下来的规划会有一些冲突。

未来,我仍然会在产品路上奋力前行。也希望尝试更多的产品类型,以此去拓展自己的边界。

做产品这么长时间以来,在互联网医疗领域深耕了5年,对互联网医疗各个环节的业务和产品都算比较了解了。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产品的通识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实践。接下来,希望能把这套产品框架应用在更多的产品领域。

这段时间,我也会关注新的机会,说不定哪天,你会在一个新的领域发现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