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上海“阿姨爷叔”不愁买菜,因为这些菜场不涨价还降价( 三 )

揭秘线上菜场的“独门暗器”

不少调研报告均指出,上海被称为“新零售之都”名副其实——“新零售”不仅在大商场大商圈中,而且连买菜这样的小事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者感受到的是服务方式的变化,背后更有供应方式的数字化升级。

分析线上菜场的经营模式可以发现,它们除了提供线上点单、限时送货上门的O2O服务外,也和其他新零售业态一样,强调供应链优化、产地对接和源头直采。同时,线上菜场的“多快好省”还来自它们的“独门暗器”——前置仓。王珺透露说,基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前置仓的运营效率显著高于普通线下门店,前其年坪效可达10万元至12万元,是传统线下门店的五六倍。

不过,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前置仓”还是个新名词。它到底是什么?多家线上菜场运营方均表示,“前置仓”顾名思义就是前置供应链,将“菜场仓库”设在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每个前置仓能辐射周边一至三公里区域。因为足够贴近用户,能实现用户下单后1小时甚至在更短时间内送达。

前置仓不对消费者开放,衣瑞林破例让采访人员参观了一下她所管理的每日优鲜政治路前置仓——这个前置仓的配送范围北至新江湾城,南至五角场商圈,区域内居民小区和商务楼宇都不少。“我们这个前置仓算比较大,大约有300多平方米。”衣瑞林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