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之病:供应不足叠加转型之痛( 九 )

另一方面 ,使本地制造业劳动力需求减少,促进专业服务需求的发展。

在关家明的印象中,自2010年左右,香港已经开始摆脱贸易驱动,向专业化的全球服务供应商角色转变,内需已成为驱动其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支持力。这是比当年四小龙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

到今天,只要香港的内需不出现重大挫折,而服务贸易又能迎头赶上,即便货物转口贸易受到一定冲击,香港的经济总量仍然会保持增长,不会落后太多。

从过往三年的香港经济数据,也能看到这一明显的特征。

2016~2018年,香港私人消费开支占当年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均在66%以上,分别是66.25%、67.05%及68.36%。

香港的转口贸易近几年来一直是处于逆差。香港2016~2018年的货物贸易逆差值与当年本地生产总值的比为-5.21%、-6.71%及-8.93%。而香港的服务贸易一直持续增长,过去三年占GDP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分别达到7.50%、7.79%以及9.01%,完全弥补了货物贸易的逆差。

所以,全球贸易摩擦虽然对香港产生了负面影响,但还不至于大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服务业正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动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