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失速:烧钱难以为继 顺风车能止血?( 二 )

不得不说,用户需求是一剂万能胶,哪里有漏洞就补哪里。

01

用近一年的时间来补自己的“安全”漏洞,滴滴付出的是下线最盈利的顺风车业务的代价。

从目前传递的消息来看,滴滴认为325天已经是顺风车下线整改可忍受的极限了,毕竟再拖可能真等不起了。

去年底,滴滴公布了全年营业状况——没有顺风车业务的支持,单车、外卖、汽车交易等业务持续消耗,使得全年亏损高达109亿。2018年9月,程维发表的内部信提到,滴滴创业近6年合计亏损约390亿元,2018年上半年整体净亏损超过40亿元,持续烧钱显然无法支撑其故事走向上市。

今年年初,因安全事件而持续亏损的滴滴开始着手过冬,滴滴宣布对非主要业务“关停并转”,并对业务重组带来的岗位重叠和绩效不达标的员工进行减员,总裁员15%,涉及2000人左右。

无法做到开源自然只得节流。据了解,裁员的重点是负责创新的R(rebuild)-Lab部门裁员,曾孵化了小巴、酒旅、票务等衍生业务,裁员后这些业务很可能已经被暂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