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 自主品牌要集体“向上”突围( 二 )

然而,没有永不降温的热点。随着汽车市场整体遇冷,合资品牌开始逐渐推出价格更加亲民的车型,自主品牌面对的压力和竞争进一步升级。与此同时,增长一直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又遇到了补贴的退坡。在新的市场情况下,自主品牌又该作出怎样的调整和改变?

守住SUV、新能源汽车市场 还得靠品质说话

今年上半年,伴随着32家自主车企销量的齐跌,自主品牌份额再次跌破四成,进入30%的时代。毫无疑问,在2015年开始的SUV的“疯涨期”,自主品牌找到了突破口。但是随着SUV风口的消散,技术和品质较弱的自主品牌难以抵挡来自市场和消费者的考验。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数据中。“SUV降速”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重点,越来越多车企意识到,想要从SUV市场获得大额红利将不再轻松。

虽然SUV市场的热度在逐渐消散,但被市场淘汰的SUV并非已经不符合时代需求,而是因为其产品技术薄弱而带来的产品力弱,竞争力不足,最终导致口碑不佳,被同级竞品所代替。

从今年推出的众多新车型中不难发现,SUV仍然是各个品牌开发的重点。随着全新车型广汽本田缤智、东风本田XR-V、雪佛兰创酷以及今年下半年将要上市的林肯飞行家、奔驰GLB等,越来越多的品牌特别是强势合资及进口品牌,开始把目光聚焦在SUV领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