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中国跟与不跟的逻辑( 八 )

按照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的话说,下阶段货币政策的任务主要是结构性的,未来货币政策应保持两个基本点:一是继续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状态,二是推动利率水平进一步走低。主要任务则是运用结构性工具努力促使低成本的资金加大力度流入实体经济之中。

“政策上,定力是主基调。”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说。其逻辑是,长期大势下,货币财政空间的考量维度也要适度拉长;逆周期政策主要以相机抉择为主,调整心态,不宜过度期待。财政收入端缺口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加力提效”中的加力空间不会过大,货币政策“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从公开市场操作+降准的数量流动性投放来考量,本轮宽松与2014-2015年投放体量相当,但存款余额已比当年增长40%左右,也就是说当下宽松量相当于上一轮的60%左右且没有配合降息,定力较强)。

在张瑜看来,此次美联储的转向略显急切。她认为,从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时间周期来看,此次降息铺垫时间不够长。历史上降息启动平均滞后末次加息的时间在逐步拉长,此次美联储转向是比过去二十年两轮明显降息周期最短的一次,7个月(前两次是8个月、15个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