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偏见的数据:种族科学的运用与滥用( 五 )

塞尼引用了考古学家本杰明·史密斯(Benjamin Smith)对某些科学论断的不安,“它们可能会令我们得出恶劣的结论,即我们都是有高低优劣之分的。”她还在另一处陷入了沉思:“假如认识科学事实就能让一个人成为种族主义者的机会变得极小,那詹姆士·华生这种人是怎么来的?”

有偏见的数据:种族科学的运用与滥用

《偏见》

华生这个例子对珍妮弗·艾伯哈特(Jennifer Eberhardt)的新书《偏见:新的种族与不平等的科学》(Biased: The New Science of Race and Inequality)而言大概也是相当贴切的,该书是对隐形偏见的案例研究。艾伯哈特是一名非裔美籍心理学教授,她也在反思种族主义的“科学”革命,这场革命将乔治·格里敦(George Gliddon)、乔希亚·诺特(Josiah C Nott)和路易斯·阿加西兹(Louis Agassiz)1854年的畅销书《人类的类型》重新包装了一番,该书对黑人的颅骨有极为夸张的描绘——将其画得跟猿猴而非白人更接近。艾伯哈特认为,这种做法如今“依旧是我们的种族肖像学(iconography)的一部分,限制了黑人进入人类圈子的渠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