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盈利运营模型:利润可以来自反常识处( 二 )

运营策略倒推猜测

共享单车,从双寡头时代到现在的hellobike、摩拜、青桔…,都逃不过去的成本主要是:车辆成本、运营成本、调度成本。

除了车辆成本固定,其他两项都是可变的经营成本。

搜索和了解后,大致得出如下

之前不少共享单车的运营方案,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a. 收入=使用总人次数*单次租金+押金收入*人数,拼命的拉使用人数;b. 共享单车被使用的次数越多,企业盈利的可能性越大,拼命的拉高使用频率;c. 为了拉高人数和使用频次,拼命投放,抢占街头巷尾;d. 反复调度,以增加被使用的频次,低价抢客;这样的正向逻辑推导出来的运营策略,使用频次是大家默认的竞争手段。

运营结果,自然就是单车使用频次高,坏车增加快,投放不断增加,运营的生产成本陡增。

这是一个正常的但是不可持续的运营方案,造就了很多单车企业的结局。

如果换一个思路,反过来会如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