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暴风相继折戟,体育版权还是个好生意吗?( 三 )

万达体育 , 危险的探戈舞步

7月26日晚 , 万达体育终于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 这确实是一个里程碑一般的事件 , 但个中苦乐唯有自知 。 万达体育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 上市定价更是从最初的12-15美金降至9-11美金 , 而最终定价仅为8美金 。 此番IPO所募集到的资金额度(1.9亿美金)尚不足以偿还公司最迫在眉睫的一笔与集团重组有关的贷款(4亿美金) , 公司债务风险依然非常严峻 。 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描绘出更加宏伟愿景的乐视 , 最后死于资金链断裂 。 2015年 , 是万达体育用买买买模式完成核心资产并购的关键年份 。 首先以4500万欧元收购西甲马德里竞技俱乐部20%的股份;随后万达以10.5亿欧元获得盈方68.2%股权 , 盈方是全球最大的体育营销和媒体制作公司之一;而后万达又以6.5亿美元并购WTC 100%股权 , 这三桩并购构成了万达体育的核心资产 。 这种买买买的烧钱模式也让万达体育背负了巨大的债务压力 , 也让万达体育长期负债率超过100% , 已构成事实上的资不抵债 。 而债务风险反过来也影响了万达体育此番上市的股票定价和融资规模 。 万达体育招股书中所隐藏的财务危机和发展风险主要表现在:一、万达体育市值不足以覆盖公司并购成本 。 二、万达体育的债务规模之大已持续呈现资不抵债的局面 , 资金周转压力巨大 。 三、在未来发展层面 , 风险一是万达体育旗下的盈方所拥有的赛事转播权陆续到期 , 有可能无法顺利续约;风险二则是万达体育认为自己在国内、外均面临着一众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 。 对于中国体育产业而言 , 万达体育的上市其实没有太多现实意义 。 它不仅无法为中国体育产业融资这一世纪难题提供破解思路 , 而且受限于政策 , 其所采用的“买买买”的公司并购路线和“高负债高周转高杠杆”的资产处置模式也在不具备可复制和可推广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