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WeWork估值腰斩,中国众创空间还好吗?( 二 )

随着创业创新的热潮到来,2015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根据当时的规划,到2015年我国各类孵化器数量将达1,500家,孵化场地达5,000万平方米以上。但是到了2015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的众创空间已超过16,000多家。中国成为全球孵化器数量最多的国家。

各地也掀起了大干快上的热潮。在重庆市,规划到2020年,全市众创空间达到1,000个。在西安市,2018年初,提出来三年的双创工作目标,到2020年年底,全市的众创空间的数量要超过2,000万平方。在广州,2003年孵化器数量11家, 2011年达到43家,2014年数量达到85家,2018年,官方宣布,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335家,孵化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仅仅2018一年,广州就新增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00多家。在深圳最知名的深圳湾创业广场,就聚集了3W咖啡、蒜泥众创、创新工场、腾讯众创空间等接近50家创业空间和孵化器,原来深圳车公庙、宝安等老旧厂房比较集中的地方,也纷纷转型为企业孵化器和创业空间。

业内有人调侃,“孵化器太多,创业者不够用了。”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数量的众创空间的爆发呢?关键一个字:利。在双创的大背景下,这个行业享受着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免征增值税、每平方最高达80元的利差、单个空间200万现金补贴,或运营成本的50%扶持。多重红利催化了这个行业像火山一样的猛烈爆发。在深圳市《2018年市创客专项资金拟资助项目名单》上,仅优客工场一家相关主体,就分别获得了152万和88万的补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