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局:“爆仓”、巨亏、关店,“中国版Zara”迎来艰难时刻( 五 )

拉夏贝尔登陆港股之初 , 业绩不错 。 当年实现净利润5.11亿元 , 同比增长23.67% 。 而之后 , 拉夏贝尔的扩张更加“疯狂” 。 数据显示 , 2014年-2017年 , 拉夏贝尔实体门店期末数量分别为6887家、7893家、8907家、9448家 , 到了2018年6月30日 , 其门店数变成了9269家 。 八年时间里 , 拉夏贝尔门店数扩张了五倍 。 与之对应的是 , 其一直对标的Zara , 截至2017年底 , Zara在全球的门店数也不过7000多家 。

根据天风证券统计的数据 , 拉夏贝尔在同类公司中 , 门店数也是最多的 。 男女装服饰龙头海澜之家和森马服饰在2017年底的门店数分别为5792家和8000家 , 均低于拉夏贝尔的9448家 。 定位和拉夏贝尔更为接近的太平鸟的门店数还不到拉夏贝尔的一半 , 仅4173家 。

为了配合这些全直营的零售网点 , 拉夏贝尔当年的A股招股书显示 , 其计划耗资约8418万元构建一套互相协同的新零售信息系统 。 包括像第三方电商、门店零售系统、订单管理系统、CRM 系统、零售管理系统及ERP系统等 。

而在品牌方面 , 2015年以后 , 拉夏贝尔基本停止内部新培育品牌 , 主要通过投资合作的方式拓展新品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