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变质”,换道变现为何广招嫌弃?( 四 )

苹果自己做了清晰回答:服务和内容。一方面是拓展服务种类,比如提供Apple Card这样的金融服务,将会成为苹果未来的增长点;另一方面是强化作为内容提供商的角色,通过参与剧集、杂志内容分发向发行商和提供商转变。但iPhone的继任者还没头绪。

虽然“果粉”有时候头脑发热,股市对苹果定位始终很清晰,以苹果目前的盈利能力,只有不到二十倍的市盈率,iPhone的成长已经早就见顶,现在只是惯性前进,如果再继续依赖iPhone,苹果将没前途。

苹果也很清楚,在硬件方面,苹果也在做摆脱iPhone的努力。但iPhone独大也限制了其在其他新领域的探索。苹果似乎被iPhone劫持了,导致苹果对新技术的嗅觉灵敏度大幅降低。不仅苹果本身的研发投入太低,而且收购新技术方面也不力。最近的几笔大买卖一是32亿美元买了Beats耳机,另一个是最近10亿美元捡了Intel的无线通信专利和2200名工程师。如果说收购Beats是乔布斯的遗愿,收购Intel的无线专利是发展需求,收购吴恩达的Drive.ai就有些趁火打劫,而苹果在智能驾驶方面的投入并不积极,技术水平也在目前的智能驾驶大厂中居于末流。

苹果在努力转型,但其也在一步一步丧失自己的技术理想,在转型过程中看重市场超过技术。这是很危险的信号,对苹果这样的体量,任何大转变都是以技术的哲学化应用为前提,小打小闹没法让苹果这艘巨轮转向。二十多年前,苹果上演过没有目标导致的跌落,难道它还想再来一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