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打假,是一场永久性的战争,打假技术如何改变中国?( 九 )

2004年,长沙开福区法院驳回了一位职业打假人“退一赔一”的要求。理由是,《消法》只保护为生活需要而购买商品的消费者。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大量买假,属于牟利,不支持赔偿。

这个判决看似合理,却自相矛盾:王海们不是消费者,判决就让他们无法牟利;那他们买的大量假货,就只能用来消费;这时,他们又变回了消费者。那到底要不要赔呢?

近日,深圳立法限制“职业索偿人”恶意举报,明确反对借“打假”之名不当得利甚至敲诈勒索的行为。而上海则进一步建立了职业打假人“黑名单”制度,职业打假人成上海“扫黑除恶”重点对象。

【5】

进入21世纪,假货的幽灵,迅速穿透了虚拟世界。

2011年,“反淘宝联盟”在香港中环广场搞了场游行示威,声讨淘宝。

这件事,对中国电商发展的宏大进程毫无影响。它唯一值得一提的原因是,这群人只不过是一帮被淘宝严惩过的假货贩子。游行示威最终成为一场闹剧。

2010年淘宝年会上,马云公开表示:“如果把淘宝关了假货就灭了的话,淘宝人今天晚上就把淘宝关了。”阿里的打假举措,随即触动了假货贩子的根本利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