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打假,是一场永久性的战争,打假技术如何改变中国?( 六 )

从此,唐山成了刘殿林的猎场。

但折腾两年后,唐山的大商城都给他赔遍了,刘殿林感到路越走越窄。深思熟虑后,他联系到王海,成了王海的左膀右臂。

1998年,王海正准备干一票更大的。

当时,假药贩子们大量买入治拉肚子的“诺氟沙星”,一换包装,就成了治淋病的进口药“淋必治”。3毛钱进,六七十块出,绝对暴利。

摸清底细后,王海开始在秦皇岛、哈尔滨、唐山等地大举出手,买下10多万块钱的假药,接着就把几十家药店告上法庭。索赔过程中,王海巧用媒体,刘殿林推波助澜,最终大赚数十万。

1999年,刘殿林自立门户,开始单飞。

他自称打假20年,受雇于百余家企业,其中不乏与脑白金、福耀玻璃等知名企业合作。期间走遍中国,打掉造假工厂数以百计,查获假冒伪劣案值过亿。

当然,他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溢。

王海曾表示,中国以政府监管为主的模式,很难根治假货,因为“消费者与企业组织不对等,信息不对称”。从这个意义上,政府独自打假,是不得已的时代选择。有了公众和职业打假人参与,确实是一种历史进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