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投入超2300亿,“绿水青山”支撑上海持续健康发展( 四 )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牺牲眼前暂时的快速增长,换来更强大的发展潜能。崇明目光长远,整个上海亦是如此。

规划面积约187.7公顷的世博文化公园便是上海近年来的最大手笔——其所在的世博后滩地区是上海45公里滨江岸线中最具景观优势的“凸岸”。有专家估算,其土地价值可达上千亿元,在此建设世博文化公园就相当于放弃了一个“陆家嘴”。

但上海就这么做了。按照“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要求,统一规划、统筹运营、协同建设、精雕细琢,世博文化公园将努力建成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代表国际文化大都市形象、市民欢聚共享的世界一流城市中心公园。

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城市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现在看似的舍弃,换来的将是百姓满满的获得感和未来更大的收获。

不破不立,换来生态环境软实力

吐故纳新、留出空间,方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而在寸土寸金的上海,破哪里,如何立,这种抉择并不容易。

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上海较早遇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也更早地直面日趋严重的“城市病”和日益趋紧的土地人口环境硬约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