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发行:让世界明白中国电影( 六 )

即使在美国,中国电影能得到的商业回报和国内市场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

艺术电影的海外发行要靠电影节来推动,它靠影评、电影节、奖项来支撑,更注重导演的品牌。因此,一部电影在全球的首映就变得非常重要。

我们从时间开始数,年初1月份有美国的圣丹斯,1月底是鹿特丹电影节,很推崇独立和年轻导演的作品。2月是柏林电影节。

5月份是戛纳电影节,其实任何电影都可以在戛纳的市场进行交易,哪怕没有入围,你也可以交易,它是一个纯粹的电影市场。甚至在家庭录像带出现之前,戛纳还有成人影片的交易。

之后是捷克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一个老牌的东欧影展,之前和中国的关系很好,1988年《芙蓉镇》在那儿拿过大奖,捷克的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之后,很少再有中国作品入围。今年翟义祥导演的《马赛克少女》在卡罗维发利举行世界首映,是多年后再度有中国影片参与他们的竞赛。

8月先是瑞士的洛迦诺电影节,熟悉艺术电影和关心年轻作者的观众比较熟悉,毕赣的《路边野餐》,仇晟的《郊区的鸟》都参加了它的新导演单元。洛迦诺的特点是不考虑明星,不考虑政治话题,推崇表达的先锋性,对电影语言的突破和原创精神,很多导演从洛迦诺起步,比如洪尚秀、拉夫·迪亚兹,王兵都在洛迦诺拿了金豹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