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发行:让世界明白中国电影( 七 )

然后是威尼斯,在马克.穆勒当主席的那段时间,威尼斯和中国的关系很紧密,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在威尼斯拿到了金狮奖。但威尼斯一直以来是电影展映的平台,没有市场,近两年开始慢慢地做电影市场,仍然没有发展得很成熟。

威尼斯之后是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多伦多对北美市场非常重要,多伦多的口味包容度比较大,也形成了成熟的电影交易市场也很成熟,可以在秋季进行交易。接下来是西班牙的圣巴塞斯蒂安电影节,是西班牙语区最重要的影展。

10月就到了亚洲的釜山和东京电影节,东京是更老牌的亚洲影展,但是韩国电影工业的崛起,使得釜山变成重要的推荐亚洲电影的平台,釜山很有意识地处理亚洲这个关键词,会针对中亚、东南亚、甚至特定国别组织电影节目,很多欧洲影评人、发行商在釜山挖掘亚洲电影。

一部电影想要在海外有发行的可能,这些指标性的影展是首映的优先选择。电影的评论和曝光,吸引发行商的关注,对导演的认可,都是通过电影节的放映来完成的。

有趣的是,《北方一片苍茫》一开始是在First被发现,一个没有任何学院背景和科班训练的导演创作出的作品又在鹿特丹拿了最大奖。张大磊的《八月》在First首映,之后在东京电影节亮相,在台湾拿了最佳影片。往更早看,第五代导演能走上国际舞台,也得益于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工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