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耶秦简讲述秦朝“小城故事”( 三 )

当时已有医疗和教育等机构设置。设有负责县学的“学佴”,名亭。有官学,也得有教材,简牍中的九九表应当是供学童学习记诵。有专职的医者“迁陵医静”和医方。

简文中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资料令我们详细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当时田地有公田和民田之分,秦的公田是国家拥有的部分田地,由官府来管理,收成全归官府。公田还分为左、右公田,管理公田事务是其主要职责。民田即黔首田,简文中有“都乡黔首田”“黔首垦草田”等记载。秦实行“行田”制,即把国有土地划分成小块后颁发给黔首,黔首没有所有权,不可以买卖。黔首使用田地,按规定受田者要向国家交田租,里耶简记载亩租为“一斗三升九百一十三分升二”。

槎田,是当时使用较普遍的一种特殊耕作技术,实际上是农田的休闲制,“燔田”是“槎田”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迁陵每年春天有“燔田”的活动。

农作物的品种见于简文者有:粟、菽、麦、稻和芋等。小自耕农的生活状况并不太好,维持简单的生活和再生产都有一定困难。最常见的就是缺乏种子和食粮,“贫无种”的记载较多,遇到这种情况,由官府给予帮助。当时在迁陵一带,商业可能还不太发达,因而农民弃本逐末的现象并不突出,“黔首习俗好本事,不好末作”。迁陵一带种桑养蚕,种植漆树和橘树,简文中有“漆园”和“橘官”。秦除田租外,还有户赋,迁陵居民交纳蚕茧以充当户赋,“卅四年……当出户赋者志:见户廿八户,当出茧十斤八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