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业智能化升级: 联想缘何成咨询服务“一哥”?(17)

而这个过程 , 制造业不再傻大黑粗 , 而是超级协同的中枢部分 , 对于技术驱动的诉求越来越高 。 齐岳坦陈 , 武汉基地确实正在强化独立的技研团队 。

2、联想的战略定力 , 模式与道路自信 。

有许多案例 。 不过这里只取一个 。 那就是联想对于制造业的坚守 。

视线回到2000年 。 那年杨元庆提出“3年规划” , 将业务分为消费IT、手持设备、信息服务、企业IT、IT服务、部件/合同制造6大群组 。 其中制造业双线服务 , 即自营与代工 。

后来3年计划没有达成目标 。 当年 , 一些同行开始剥离制造 , 寻求轻资产模式的品牌服务 。 也正是在那个周期 , 台湾地区的Acer借助组织再造走上纯品牌运营道路 , 覆盖速度一度非常光鲜 。 施振荣先生总结出来的“微笑曲线” , 价值集中在两端、制造部分被视未梢 , 集中地展现了宏碁当年的商业模式与竞争力 。

但经历挫折的联想 , 没有复制同行放弃制造 。 誓师大会北京站 , 杨元庆私下场合对夸克表示 , 拥有制造 , 为今日联想智能化变革奠定了一定基础 , 也是今日联想差异化竞争力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