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事硝烟弥漫,快递企业寻找增量还在路上( 九 )

为了出海,为了应对和国内外的对手竞争,也为了提高自己的品牌力,快递企业也在夯实自己的竞争力:广度、深度和速度。速度方面的竞争更多表现为航空的竞争。 顺丰创始人王卫曾在“丰声”平台对顺丰航空的管理团队表示感谢,他写道“当天使没有了翅膀,那就不完美!当顺丰没有了顺航,那就没有战斗力!” 去年11月,京东物流的第一架全货机成功首航,京东物流由此进入全货机时代,京东物流CEO王振辉在朋友圈内自豪地写下:“我们的飞机”。 截止今年5月,中国快递行业自有全货机已经达到了100架。其中,顺丰航空自有全货机机队55架,中邮航空33架,圆通航空12架,中国快递业的自有货机占国内货航飞机数量的一半以上。

除了自有全货机,相关企业还通过和航空公司合作,获取航空资源,比如中通快递,比如跨越速运,比如京东物流。目前,京东快递已与南航、海航、国货航、东航物流等企业达成合作,在民航客机的航线上进行诸多布局,依托航空运力,京东快递推出了“特快送”产品,满足商家与消费者对于高时效包裹的需求。 而早在2018年,中通快递就与土耳其航空(Turkish Airlines)、太平洋航空(PAL Air Ltd.)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签约,宣布将成立合资公司,整合协同各自优势资源,布局开拓全球航空运输服务。更早之前,即有传闻称中通正考虑建立自己的货运机队或收购航空股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