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的「中国式」崛起与危局( 五 )

02

摇摆

年轻的品牌不知道,命运的馈赠早就暗中标好价格。

活在侥幸成功的喜悦里,无印良品没有从设计和质量这种「硬实力」上乘胜追击,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品牌形象的飙高上。

它的广告越来越偏爱运用长镜头的大片模式,自然风光的海报式渲染,来飙高品牌自身的高端和大气。虽然内容里还存在田野、大海等自然元素,但缺乏对收纳、洗护这些生活中朴素而细节元素的强调,缺少了生活杂货本身该有的「烟火气」。

这种「向上」的打法其实有点逞能。

一线城市里充斥着大量奢侈品、定制类品牌,无印良品凭借目前的工艺标准、品控能力和历史积淀,根本没有与他人较量的资本。顶尖商圈的购物中心宁可降低地租,会求着LV、Hermès入驻来拉高商场的受众定位,但无印良品还处在对租金讨价还价的食物链上。

回顾大部分以高姿态进场的国外品牌,后期的出圈都是往下走的。肯德基从洋气的汉堡包,做成了6块钱一顿的大众早餐,优衣库从日本的设计,做成了99元一件基础百搭款,但偶尔出个潮牌联名款,也能和年轻人一块儿玩起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