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社融结构优化, 央行将继续发挥结构性工具的引导作用

科技频道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评论丨社融结构优化, 央行将继续发挥结构性工具的引导作用

评论丨社融结构优化, 央行将继续发挥结构性工具的引导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邓海清

央行8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6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01万亿元,M2同比增长8.1%。这三项数据都低于市场的预期。

从结构上看,7月金融数据环比少增的主要拖累项是短期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居民短贷环比少增1972亿元,企业短贷环比少增6603亿元,合计导致人民币贷款环比少增8575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环比少增3251.95亿元。

而新增中长期贷款和委托贷款、信托贷款表现则较为稳定,仅小幅下降。居民中长期贷款环比小幅少增441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环比小幅少增75亿元,委托贷款环比少增153.78亿元,信托贷款环比少增690.72亿元。

直接融资市场表现亮眼。股票融资规模尽管占比不高,却是2018年以来表现最好的一个月。企业债券融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融资继续高增。结果是7月新增直接融资规模达7218亿元,几乎可与社融口径的新增人民币贷款(8086亿元)分庭抗礼,直接融资占新增社融的比例为71.47%,为历史罕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