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多元思维模型,从APP监听谈起( 七 )

在2000年美国大选,小布什团队也曾尝试过这种手法,在宣传视频提到竞争对手戈尔时,视频里闪现了“RATS”,以此期望让选民将戈尔与负面事物联系起来的认知。不过这些广告及“洗脑”尝试的有效性及伦理一直受到质疑,现在已基本销声匿迹。

但是阈下知觉对人的联想与思维的启动还是持续被心理学家通过可重复的实验进行了证实。

3)热点

即你以为B和C事件怎么会这么巧合地同时发生,其实没那么巧合,因为A事件同时引发B和C。

这个很容易理解,比如前几个月上海推行垃圾分类便是个很热门的话题,那段时间你与朋友讨论垃圾桶或垃圾处理器之类的话题的可能性增高,许多电商平台在此期间也更可能投放更多的垃圾分类相关商品的广告,这也同样会增加你讨论之后碰巧看到相应商品的概率。

最后,推荐几本在我看来,有助于建立多元思维模型的书籍。

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张五常《经济解释》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赫伯特·西蒙《人类活动中的理性》汪丁丁《行为经济学讲义》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扬·盖尔《交往与空间》本文由 @华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