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多元思维模型,从APP监听谈起( 六 )
有些时候,非但不是因为你说了什么,导致APP向你作出相应推荐。而是反向的因为APP给你做了推荐,所以你才说了这些。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绕,而且有点让人难以置信。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在支付宝尝试搜索时,搜索页面上有一些推荐词,但因为你专注于自己想搜的东西,所以那些推荐词并没有引起你的兴趣和注意,但你的无意识还是对这些信息进行了处理。之后在与朋友同事聊天的过程中,这种无意识曾处理过的信息更有机会蹦到你的意识层,使得你与朋友讨论提及相应话题。
而在你与朋友讨论提及这个话题后,如果再次使用支付宝,再次打开搜索页面,那个此前本不会被你注意的信息,由于你跟朋友讨论过,所以该信息引起注意力关注的阈值已经降低,正好引起了你的注意。在这个时候,由于你并不知道之前你与朋友的讨论是受此影响发生的,你便嗔怪支付宝,怀疑这巧合的发生是不是它监听了你的谈话。
在20世纪中后期,曾有过尝试利用阈下知觉进行商业宣传和对民众“洗脑”的尝试。因为视频每秒会有数十帧的画面,如果在其中间隔插入少数几帧的画面,观众的意识层不会注意到那些信息,但是潜意识却可能已对那些信息进行处理。
推荐阅读
- |姑娘打游戏,为绝版装备拼了:砸了2万多元,竟然被拉黑?
- 腾讯|腾讯又停运一世界级IP产品,《极品飞车OL》惨淡收场是谁的错?
- bilibili|上线6个月后,这个爆款产品还在突破我的认知
- playstation4|就连《战神4》都要上PC了,PS4的独占产品还剩下谁了
- 斗地主|三国杀:关于斗地主“骆必马”的制裁定律,逆向思维可轻松获胜
- |西山居曝光“游戏增强学习AI技术”,正在1款内部产品中测试
- 精灵宝可梦|《宝可梦》多元玩法的杖尾鳞甲龙,在单打中哪条路线最适合?
- steam|崩坏三:正式登陆steam,也许用这个产品上steam是个试水的行为?
- ag战队|AG让二追三,但暴露出极大问题,都是明星,指挥混乱,思维难统一
- 芭芭拉|原神:心海是“大号”芭芭拉?别犯“固定思维”的错,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