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宁满意”工程助力营商环境建设( 三 )

“十个一”的分项工程包括:线上办事“一网通”和现场办事“一门通”,个人办事“一证通”、简易事项“一指通”、高频事项“一城通”和热点事项“一机通”,企业办事“一照通”、关联事项“一链通”、特色事项“一栏通”和重点投资事项“一事通”。

具体来看,线上办事“一网通”和现场办事“一门通”,主要从技术和制度层面解决网上办事重复登录反复注册,以及包括特设奖补事项在内的有关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的“体外循环”问题,促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有机融合。一是进一步明确企业群众办事只要登录南京政务服务网进行一次注册,即可全网通行,避免申请人在网上办事时多入口注册和二次登录,尤其要尽可能避免UKEY、密钥等辅助登录手段,尽可能方便企业群众网上办事;二是进一步重申要求所有政务服务事项“集中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并将政务服务主厅和分厅纳入同一套监管体系,尽可能避免“口袋事项”游离于监管之外。

个人办事“一证通”、简易事项“一指通”、高频事项“一城通”和热点事项“一机通”,主要解决居民办事材料多、繁,存在奇葩证明,快捷和便利化程度还不高的问题。主要手段包括四方面:一是通过办事部门大力精减办事材料,诸如结婚证、毕业证、学历证、技能职业证书等个人身份认证材料均通过数据共享方式完成互认,居民凭身份证即可完成身份认证,直接办事,最大程度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是聚焦政务服务移动办事领域短板,拓展政务移动应用,针对现有的政务服务办事移动端分散化、碎片化给企业群众办事造成不便,以及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推进政务服务移动端应用尽量向江苏政务服务APP、“我的南京”和南京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整合,并加大相关移动端的开发应用,打造南京政务服务移动办事“航母编队”;三是梳理形成全市涉及民生服务领域的高频事项,通过有关部门业务办理系统向街镇和社区的延伸,实现标准化受理和流程化审批,达到高频事项“一城通办”的目标;四是开发多项服务“一机集成”的自助终端,探索24小时自助区服务模式,建设智能政务,用机器解决大量高频简易事项审批“能不能”的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