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一代航空人的中国梦( 七 )

当时从上海运过去的是太阳能热水器。但是太阳能热水器,它的那个吸附太阳的反射板,都是整体玻璃。一块玻璃,几百斤重。我们不管是站长还是工程师包括机组人员,大家汗流浃背,把东西运进货舱,我们没地方坐了,就坐在地上。当时给每个登机人员有个氧气包,我就用包垫着。

有一次,从成都出发,两个小时飞到拉萨,8点钟起飞,10点钟左右飞到拉萨,然后赶紧卸货,抢在好天气时往回飞。那个时候,贡嘎机场气候多变、地形复杂,不敢多待,而且条件简陋,没有机库,没办法加油。

我去过6趟拉萨,于是有人问我,布达拉宫什么样,去过吗?很遗憾,我没见过布达拉宫。为什么?因为抢时间往回飞,回来后,在成都双流机场,再装第二天的货。

飞机装货不像火车,要控制重心,每一箱、每一筐的重量都要算好,告诉飞行员起飞的数据。飞了7次拉萨,没有产生大的故障。5年,我们飞了100多个起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所测试的数据都符合设计要求。这架飞机,从当时的情况看,还是达到了我们的设计要求。

我们当时3月飞拉萨,航班安排得很密集。如果来得及,基本上一天一趟。如果来不及,隔一天一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