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贷款实际利率还能怎么降?( 五 )

我们可将该模型简单套用一个实际数据(其实不准确,仅用于说明原理)。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2019年6月,金融机构全部一般贷款的平均利率是5.94%,我们简化处理,直接使用6%。然后,资金成本按2.5%计(近期A股上市银行的平均负债成本率),业务成本按1.5%(经验值是1-2%之间),合理利润按1%计(参考行业ROA),那么剩下的风险溢价其实只有1%。

这里可以有几个初步发现:

(1)风险溢价只有1%,太低,导致银行只能敢做不良率不超过1%的企业,不敢做太高风险的企业,因为其风险溢价不能覆盖风险。

(2)资金成本占比最高,所以应引导资金成本下降,可进一步引导信贷利率下降。

(3)银行在各方面考核压力下,基本上不会轻易放弃合理利润ROA(较为刚性),如果强制要求降实际贷款利率,最后可能会牺牲风险溢价,从而导致放贷更保守,融资难问题只会进一步恶化。相反,如果允许贷款利率上行,在其他不变的情况下,风险溢价会上升,反而能够覆盖一些风险更高的企业,反倒有助于融资难问题。

融资难与融资贵相互矛盾。要想融资不难,必须允许承受更高利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