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 5 个 00 后就有 1 人使用它,这款产品如何做好新生代社交?( 三 )

触漫为用户提供的介质是漫画,吸引热衷阅读、创作漫画、分享故事的用户。漫画是天然的话题。有人想到了创意点却不知如何实现,有人在创作时缺少素材,都会给平台上的其他用户留言讨论。有段时间在 QQ 上曾密集出现了很多触漫讨论群。基于这些观察,2016 年 8 月,黄跃中上线了「社团」,至今用户在触漫自发组建的社团超过 150 万个。

社团的主打功能就是群聊,类似游戏公会,聚集了一批有相同爱好的用户,比如都喜欢古风的。这是触漫盘活社区的开始,社团大大提升了触漫的留存率,黄跃中分析,漫画创作并非是一个高频的行为,「我有个点子,没时间创作,但我想跟社团里的朋友讨论」,这也进一步提高了触漫的打开率。「每个用户日均打开 17 次左右」,黄跃中向极客公园透露。

触漫上线直播功能也是同样的逻辑。黄跃中最早发现用户有直播需求,是不少达人会在触漫上发布直播公告,加强与关注者互动,可直播的平台却是 B 站。为了完善用户的社交闭环,实现自有流量留存聚合,黄跃中决定给经过审核认证的一部分用户开通直播功能。

冷启动阶段,工具类 app 凭借创新玩法往往能快速聚拢一大批流量,可哪些流量能够留存成成长期用户,进而为产品商业化带来价值?这实际需要精准定位和严格筛查。早期,触漫的定位并没有年龄段限定,黄跃中想做的就是一款老少皆宜的泛二次元创作类产品。结果发现,成年人对漫画创作的整体需求并不强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