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留守改变的乡村教育( 十 )

隆林县教育局局长杨胜奇介绍,为了解决当地中小学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县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按照每生8000元的标准,支持师范院校为当地培养英语、音乐、美术等专业对口的教师。并通过发放“班主任津贴”“乡村教师津贴”等方式,改善基层教师待遇,吸引毕业生到基层学校任教。“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挽留住了大部分乡村教师。”杨胜奇说。

以德峨镇初级中学为例,这几年陆续从周边的云南、贵州地区招录了20多名年轻教师,学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逐年提升。此外,得益于政府上级部门的支持,学校每个学期都会派老师外出去培训,对老师提高教学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我去听过他们的课。我发现年轻老师上课还是挺有激情的,而且上课的方式和外面的大城市差距也不是很大。”李宗泽说,有些老师会在课堂上开展那些有效教学,受到学生的喜欢。如果学生认真听,要考上高中的话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这些西部地区的学校来说,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个缓慢过程。留守问题的解决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采访人员 谢洋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