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留守改变的乡村教育( 九 )

在这些西部山区,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质量薄弱问题依然阻碍着学生们的成长。覃莉在德峨镇的村小顶岗实习时,入校第二天她整理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学生的成绩出乎她的意料——四年级全班20人,只有两人每门科目都及格,其他学生的语文和数学成绩大都在5分至30分之间徘徊。校长说,这个成绩不奇怪,这里的孩子跟外面的孩子没法比。

在学校待了一段时间后,覃莉发现问题主要出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失职。整个村校只有3名教师,而且年纪都在50岁以上,教学能力有限,教学方式古板,导致学生的课堂兴趣不高。第二,父母失责。当地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在外地,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他们没有能力关心孩子的学习,认为孩子读完初中就算替他父母完成责任和义务了。由于家庭监管的缺失和学校教育的疏忽,多数留守儿童学习较为困难。

在结束实习,离开家乡的那所村小时,覃莉在日记中写道:“小时候,我怀着梦想一定要离开这座大山,考上大学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站在讲台上向孩子们传授知识、传递梦想,今天我完成了我的大学梦,但发现仅凭我一己之力很难改变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