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智竞争战略:如何打翻品牌鄙视链?

鄙视链无处不在,虽然这其中充满了无知、傲慢与偏见。

比如,一说到喝奶粉,很多人都会第一选择国外品牌,殊不知现在很多国外品牌也是本土贴牌生产。这种情况在服装界更为普遍,很多国际知名品牌都在中国长期设立代工工厂。

再比如说到羽绒服,谁都知道鹅绒比鸭绒更为保暖,这两年,“加拿大鹅”在中国市场开始走红,一件羽绒服可以卖到两万多块。有趣的是,“鹅”其实是真正的鸭绒,而波司登采用800+蓬松度的全鹅绒款式羽绒服价格只有它十分之一。

以至于,收购了Bally等全球众多奢侈品牌的如意集团董事局主席邱亚夫曾为波司登们喊冤:“现在有些年轻孩子宁可去买2万元一件、带有加拿大商标的羽绒服,也不愿意花费2000元购买一件非常好的国产羽绒服。”

但是市场地位不是光靠向消费者喊话就可以解决。这种品牌鄙视,一直存在,一直有市场。

很多企业都曾经被消费者贴上过标签,而且一贴就是几十年。比如波司登,40年,最大的标签是“物美价廉”。还有的标签,是属于一个行业的印记。比如一说到中国乳业或者国产奶粉,人们会想到什么?中国乳业失去的这些年,恰是国外品牌得到的黄金发展机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