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鼎晖副总裁刘伟:确实投了图森未来,干线物流无人驾驶只看L4(11)

以北美为例,戴姆勒、沃尔沃现有卡车市占率很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们不太会直接跳到 L4,把自己现有的产品线革命掉,因此选择L2-L3-L4的求稳路线,按部就班地研发。

而对于Waymo、Uber 等巨头科技公司来说,本身主要业务是做 To C 场景,对卡车无人驾驶的重视程度不及乘用车,这从 Otto 案例中不难看出。

在Google与Uber对Otto收购的“世纪大战”中,Otto的联合创始人、前谷歌地图员工 Lior Ron 曾公开解释称他最初希望能和 Google 与 Waymo 的 员工一起从事自动驾驶卡车的研究工作,但“Google 对此并不感兴趣”,于是才选择了被 Uber 收购。

然而收购后,Uber 受制于 Google 的起诉与乘用车领域的全面竞争,仍然无法给到 Otto 以足够的资源和精力去做货运无人驾驶,并最终宣布放弃货运无人驾驶,导致Otto胎死腹中。

但那些跑得快的干线物流无人驾驶创业企业们要如何能够在技术红利期内,把技术能力转化为商业红利,把技术壁垒转化为商业壁垒呢?

刘伟直言,未来肯定是收无人驾驶服务费,但一定要进入前装,后装商业模式是伪命题,因为你不可能每辆车一辆一辆去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