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 被誉众砚之首 唐代起得享大名( 四 )

宋元时期,端砚开始从纯文房用品演变为实用工艺美术品,形制比唐代丰富得多。据《端溪砚谱》记叙有平底风子、双足风子、瓜形、月样、抄手等,构图简练,盛行在砚上镌字刻铭;明代,端砚从取材、砚形、雕刻等方面进一步突破、创新,集雕刻、绘画、诗词、书法、篆刻于一体;清代,端砚侧重雕工,以“工精”为贵;现在端砚在人们文化生活中失去了实用价值,基本是只看不用,成为纯粹的“摆设”了。

叁苏东坡曾记载 许敬宗的端砚故事

那么,端砚始于何时?传统观点认为在唐初。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清代人计楠在《石隐砚谈》中的记载:“东坡云,端溪石,始出于唐武德之世。”黄钦阿《端溪砚史汇参》也有相似记载:“观东坡集所云,则端溪始出于武德之世。”即唐高祖李渊之时。但清乾隆钦定的《西清砚谱》,内中卷七的石砚篇篇首赫然载有两方“质理紫润绝类端石”的晋砚,并明确提出:“端溪岩石,虽自唐著名,晋魏以前必已有取为砚材者。”古人还记载了有端石之疑的晋代书圣王羲之的凤池紫石砚。因此也有学者将之上推到东晋前期。

可以肯定,在唐代就已经有不少人在用端砚,而且有了比较广泛的知名度。唐初许敬宗遗砚,就被明确记录为端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