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 被誉众砚之首 唐代起得享大名( 五 )

曾做宰相的许敬宗出身经史世家。唐高宗游长安古城时,许敬宗是他的经史笥,对高宗有关“自秦汉已来,几代都此?”和昆明池等问题对答如流。说到他的端石砚,简直就是一个传奇故事。这个故事是苏东坡讲的:“杜叔元……蓄一砚,云:‘家世相传,是许敬宗砚。’始亦不甚信之。其后官于杭州,渔人于浙江中网得一铜匣,其中有‘铸成许敬宗’字。砚有两足,正方,而匣亦有容足处,不差毫毛,始知真敬宗物……砚,端溪紫石也,而滑润如玉,杀墨如风,其磨墨处微洼,真四百余年物也。”在江上泛舟能一网打上不知什么时候掉到水里的砚匣,这概率估计跟小行星撞地球也差不多。

有研究者指出,许敬宗的女儿曾经嫁给了岭南豪酋冯盎的儿子。据历史文献记载,冯家迎亲场面非常大:用百辆大车运去南方的珍奇异宝,且绕城“三周”才入许家。当时端州属于冯氏的势力范围。许敬宗是不是从冯盎那里得到了精品端石砚呢?不好说,但有可能。

南越王宫博物馆馆长全洪认为,端砚的流行,很可能不是由上而下,而是由下而上的。盛唐的大型墓如上层皇室成员、贵族官僚墓中,端石砚踪影难觅。虽然唐墓早年被盗者甚多,但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银青光禄大夫守司刑太常伯李爽墓、新安郡王李徽墓、尚书右丞相赠荆州大都督张九龄墓都是以陶砚随葬。可以推测唐早期达官贵人主要还是使用陶砚。考古发现的端砚多见于南方地区,以广州、扬州、长沙较多。从这个角度来说,可能说明唐代端砚的数量不多,形制简单,流传的范围还不是很广。端砚正式作为贡品最先记录见于《宋史·太宗本纪》:“淳化二年夏,四月庚午,罢端州贡砚。”说明在此之前有端砚之贡。米芾《砚史》也说:“仁宗已前,赐史院官砚,皆端溪石。”可以说,宋代是端砚正式成为“高端用品”的转折期。据广州日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