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州越王楼 盛世大唐的余韵( 七 )

到了清代,越王台也几乎消失殆尽。四川著名才子绵州人李调元在乾隆年间重游了该地,写下了《越王楼故垒》一诗,“不见越王台,但见清江流。”想必李调元是读过《绵州图经》的,可他见到的只是一泓江水,越王楼的最后一点遗迹也无踪影,因此他睹物思人,感慨人世沧桑、变化莫测:“当年唐帝子,锡土守此邱。美人卷珠帘,笙歌夜未休。鸣鸾忽罢舞,江山生暮愁,惟有江边月,会照城上楼”。

从越王楼到越王台,从越王台再到“惟有江边月”,这座历史名楼从建到废,从废到荒,从荒到无,又从无到建,历经千余年,阅尽人间春色。

文字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图片来源:越王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