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人员优化”超预期:“中国特斯拉”艰难前行( 七 )

但是,从目前看来,上市显然不是造车新势力的终点,上市也不完全足以支撑一家造车新势力能够活下去。

有观点认为,资金会是压死造车新势力的稻草,造车新势力最终逃不开被收购的结局。特别是在地产、科技等行业的巨头向汽车行业扩展的势头之下,这样的情况的确有可能出现。

不过,也有造车新势力正在寻找另一种活下去的机会,借助传统车企的力量来参与市场的竞争。

8月16日,江铃集团、长安汽车、爱驰汽车三方宣布江铃控股混改成立。这是国内首个央企、地方国企和新创民企三方混改的案例,爱驰汽车、江铃集团、长安汽车在新江铃控股中的股比分别为50%、25%、25%。

对于爱驰而言,此举不但解决了造车新势力的生产资质,背靠央企、国企,也能为其后续的资金支持提供保障。此外,爱驰汽车实现了对陆风汽车的控股,也就是说,爱驰汽车通过此举能够切入传统燃油车领域,通过两条腿走路,来分摊新能源汽车的风险。

“花钱买资质会出现很多问题,可能会涉及法律资质、人力调配,以及异地生产等问题。相比之下,两条腿走路会更稳、更快,深入合作比单纯买资质对双方企业的发展更加有利。”爱驰汽车联席总裁、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徐骏对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