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政务:开启智慧治理新征程

人工智能+政务:开启智慧治理新征程

当前 , 以开放、跨界、协同、自控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引领着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 , 为国家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 在人类全面走向智能时代的浪潮中 , 人工智能与各领域的融合日益深入 , 并对传统管理模式和手段提出了新挑战 。 立足人工智能的风口 , 主动顺应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浪潮 , 给政府“植入”人工智能这个“芯片” , 加快构建“人工智能+政务”治理新范式 , 已经成为开启智慧治理新征程的时代选择 。

“人工智能+政务”推动领导决策更科学高效 。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蓬勃兴起 , 领导决策面临的主客观环境日趋复杂 , 碎片化、去中心、无结构日渐成为真实世界的新特征 , 加之经验式、随意性、非定量等传统决策模式根深蒂固 , 唯有借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倡导思想观念和技术方法创新方可适应新时代科学决策的新需求 。 一是人工智能成为撬开互联互通难、数据共享难、业务协同难“三座大山”的新利器 。 长期以来 , 我国政府职能部门垂直互动困难 , 且中间层级多、信息传递速度慢 , 信息被过滤和扭曲的可能性大 。 人工智能的出现与发展使政府扁平化管理成为现实 。 政府部门依托人工智能既可以实现业务协同的智能合约 , 重构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信任和协同 , 亦为打破政府部门间行政数据壁垒和破除数据孤岛 , 实现数据资源流转通畅提供了技术建构新机遇 。 二是塑造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决策氛围 , 这正成为智慧治理的重要原则 。 人工智能的基础是数据和算法 , 大多数数据资源掌握在政府部门 , 为政府科学决策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 人工智能经历了从图灵测试到深度学习的发展历程 , 且后者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强有力支撑下提供了海量数据和近乎无限的计算能力 , 打破了限制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瓶颈 , 使得从海量政务大数据中挖掘出宝贵的知识变得不再遥不可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