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政务:开启智慧治理新征程( 四 )

“人工智能+政务”推动公共服务更简捷舒心 。 一是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着审批模式变革 , 智慧审批冉冉升起 。 当行政审批“联姻”人工智能 ,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通过深度学习 , 人工智能既优化了审批业务流程 , 也打破了传统的分割式、串行化审批模式 , 事项拆分、事项分发、并联审批、协同监管等创新模式推动着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 , 让“流程最简、时限最短、服务最优”的便企利民目标落地生根 。 有了人工智能的“神助攻” , 审批人员得到解放 , “事多人少”的紧张局面得到缓解 。 人工智能为行政审批“铺路搭桥” , 行政审批变得“更聪明” 。 二是人工智能与在线政务服务应用耦合程度日益深入 , 智慧服务深入人心 。 目前 , 人工智能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主要有身份验证、服务推荐、智能客服和信息处理等个性化功能 。 例如 ,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广州科学城、中新知识城就引入了由麦仑Melux自主研发的“仙人掌”智能“刷手”系统 , 刷手瞬间 , 快速完成身份认证与授权 , 实现了大流量、大规模“一对一”实时精准身份识别 。 基于仙人掌FVR技术 , 而形成的CCG城市综合治理与公共服务平台 , 更是把便捷、流畅、美好的公共服务 , 融合于零漏洞的社会综合管理 , 避免了粗暴的传统工作方式 。 做到便民、利民、不扰民的社会管理 。 三是人工智能助力智慧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 精准化服务逐渐成为在线政务服务的标配 , “刷手”让出行和消费更便捷 , 智能推荐算法“更懂你心” 。 掌静脉识别、人脸识别、语音录入 , 人工智能借助专项业务场景语料和知识图谱 , 使政务服务不再严肃 , 刷刷手、聊聊天 , 就能办成事 。 人工智能的粉丝日益增多 , 公共服务变得更有“温度” , 在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的同时 , 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为智能化的公共服务点赞叫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