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政务:开启智慧治理新征程( 三 )

“人工智能+政务”推动社会治理更精准和谐 。 人工智能在复杂社会问题研判、政策评估、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重大战略决策方面作用逐渐显现 。 “人工智能+政务”以社会精细治理安全运转为主要目标 , 助推社会管理服务“零距离” 。 一是人工智能衍生的人文关怀成为洞察社情民意的孵化器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新动能 。 网格化管理、智慧化服务 , 责任与联动到网 , 管理与服务到格 , 网格化平台与综合执法平台有机衔接、信息共享、协同处置 , 人工智能更加注重提升社会治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 使人人在网上 , 事事在格上 , 实时感知社情民意 , 洞察大众冷暖 。 二是人工智能是社会矛盾消解的催化剂 。 在社会多元治理理念重塑过程中 , 政府必须主动适应智能化治理新要求 , 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 。 同时 , 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构建大数据社情民意和预警研判模型 , 增强社会治理工作的动态性、精细化水平 。 用智慧科技把管理触角延伸到社区的“神经末端” , 绣花针式的全覆盖管理实现了人机结合、防控全天候 , 为居民的大安全、大民生保驾护航 。 三是人工智能成为深化“互联网+监管”的新举措 。 推动“互联网+监管”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的工作部署 。 要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重要支撑 , 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协同监管、信用联合奖惩、无证无照治理、投诉举报办理为落脚点 , 提升智慧监管、风险预警、决策支持能力 , 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