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面向未来的支付创新?(海通宏观姜超、宋潇)(13)

而新的信用派生方式必然会影响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目前的货币政策框架下,央行可以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来控制银行信用扩张的速度,但是如果未来加密货币不再金融监管框架内,并且自由兑换不受限制,那么相当于可以无限派生出可以用于支付的广义货币,这无疑会削弱央行的控制力。

加密货币,面向未来的支付创新?(海通宏观姜超、宋潇)

其次,基于加密货币的智能合约将冲击传统的金融服务。加密货币最重要的应用是去中心化的转账功能,这就取代了银行的传统业务。特别是目前跨境的银行转账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确认,而通过加密货币能够在不同国家的账户之间轻松转移资金,大大减少交易成本和时间。同时,金融机构许多业务都是充当了金融交易的中介方,而许多金融交易都可以写成智能合约,在达到合约设定的条件以后实施自动完成交易而不需要第三方确认。例如基于某种资产价格的远期合约,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设定转账触发条件。

不光是金融服务,大部分网络交易的中介服务都可以由智能合约完成。一旦加密货币被广泛使用,同时智能化合约能够轻松编写,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利用智能合约平台来出售自己的数字资产,或者基于数字凭证的其他资产,而不需要依赖第三方中介平台。目前发行代币实际上就是这一应用的雏形,但是由于加密货币并未被广泛应用于支付,发行机制也未受监管,因此目前代币发行主要沦为了圈钱投机的工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