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面向未来的支付创新?(海通宏观姜超、宋潇)( 十 )

加密货币,面向未来的支付创新?(海通宏观姜超、宋潇)

3.加密货币带来的冲击

其实,早在加密货币出现之初,多数国家对加密货币就表现出谨慎的态度。中国在13年和17年分别发布有关比特币和ICO(代币发行融资)的公告,明确比特币并非货币和ICO非法集资的性质。虽然对加密货币实行严监管,但中国仍然支持区块链技术的发展。8月2日人民银行下半年工作会议提到,加快推进我国法定数字货币(DC/EP)研发步伐,跟踪研究国内外虚拟货币发展趋势。美国方面,不同的监管机构,包括商品期货管理委员会、美国证监会在内都对加密货币有不同的定性和态度。总体来说,美国对加密货币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敌视,到如今的逐渐合法化和监管严格化。此外,日本从17年开始承认了加密货币的支付属性并将加密货币纳入法律规制体系之内,而韩国对加密货币的态度经历了从全民追捧到全面封杀再到如今监管回暖的演变。

就目前来看,Libra距离推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在7月针对Libra发起了两场听证会。听证会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Maxine Waters等人就分别在公开场合表达出对Libra的反对或担忧。随后在两次听证会上,议员们就Libra 的用户数据隐私保护、监管归属和对金融系统的冲击等问题提出了质询。除了美国,其他各国监管层也表达了对Libra或担忧、或观望的态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