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面向未来的支付创新?(海通宏观姜超、宋潇)( 七 )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后续出现了USDT等币值稳定货币,但是近期市场对于USDT的货币储备存疑。USDT因为和美元保持一比一等值兑换,在一众波动剧烈的加密货币中成为保值代币,这也是USDT交易规模居前的原因。但USDT的发行完全由Tether公司主导,承兑、监管和运营风险也全部集中在Tether公司,中心化的发行模式加之Tether内部运作的不透明化,引发了信任危机,用户质疑其美元储备跟不上过快的发行速度。

加密货币,面向未来的支付创新?(海通宏观姜超、宋潇)

此外,比特币还存在交易确认时间过长的问题。比特币区块链采用的是工作量证明PoW共识机制,PoW共识机制的优点是安全性极高,因为修改过去的区块链需要掌握至少51%的算力,但PoW共识机制的交易确认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运力,并且时间过长,一般来说需要等待1小时。交易确认时间过长容易影响支付功能,使得比特币的支付应用场景大大受限。很多面对面的实物交易都需要及时完成交易,而比特币无法满足这个需求。

针对PoW能耗性高、确认时间长的问题,PoS共识机制和DPoS机制应运而生,但是这些机制存在牺牲公平性和安全性的问题。PoS共识机制是根据每个节点的代币持有量与持有时间之积来决定记账权的机制。这个机制虽然减少了耗能和时间,但容易造成强者恒强的现象,持币量多和早期持币的节点拥有更多的控制权。EOS币采用的是DPoS机制,相对于PoW和PoS共识机制,DPoS机制的效率更高,但相应牺牲了安全性保障。其规则设定中运用投票方式选择拥有记账权的代理节点,这一方法涉及太多人为因素。目前各大公链都在寻求技术突破以很好的平衡区块链技术中安全性、去中心化和能耗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