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观点 金巍 杨涛:发展文化金融的政策建议( 四 )

第二,构建有效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

这是文化金融发展的另一个支柱。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早为人们所认识,其经常能够带来的巨大利润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也激励业界探索无形资产评估的体系化、标准化、专业化。2016年3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了《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对文化产业无形资本评估、流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照系。但由于目前政策内容还显得零散,需要就这个方面出台专门政策,并推动政府法规性立法,同时在执行层面推动细则等出台。应制定政策鼓励文化金融领域基础设施的创新活动,尤其鼓励市场化机构对于无形资产评估类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长期投资,鼓励以PPP方式建设无形资产评估类基础设施项目等。

三、推动文化金融专项统计与文化金融市场信息系统建设

第一,推动文化金融专项统计是政策要求。

文化金融专项统计与市场信息系统建设是文化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我国文化金融政策开始金融专门化,对如何以公共服务形式保障文化金融发展已经有所关注。2010年由中央宣传部等九部委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银发〔2010〕94号)中,要求“各金融机构要逐步建立和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统计制度,加强对文化产业贷款的统计与监测分析。”在2014年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文产发〔2014〕14号)中,要求“研究开展文化产业融资规模统计,探索制定文化金融服务标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