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华为被误读的野心( 四 )

可以这么说,操作系统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欺骗、欲望、利益的纠葛,而私心还因为利益被放大。这不仅是技术较量更是商业博弈,技术之外的东西超越了技术本身,这让操作系统的商业化道阻且长。

因而有人认为华为发布的鸿蒙既没有GitHub的链接也没有公布一行代码认定华为玩噱头,只不过为未来物联网流行强行占位,实际上可能还是玩的换壳游戏。

“智能相对论”认为,这点大可不必担心,华为首先要处理市场问题,才有可能让鸿蒙站得住脚。至于技术问题,从2012年开始对操作系统底层研究,没有几把刷子是不可能的。也即,抓住了市场机会才有鸿蒙的未来,技术细节不是其首要考虑的问题。

而华为不首先用在手机上,也是很聪明的考虑。华为现在没有生态系统,没有人为其开发应用,用在手机上是自寻死路;其次,它现在不能跟Android阵营硬杠,在鸿蒙发布之后,Google把以前下架的华为手机重新上架推荐。华为投桃,Google还李,竞合关系大抵如此。

2、鸿蒙是全场景网络化的操作系统

在操作系统领域,策略决定生死,技术决定未来。鸿蒙得先玩策略,再定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