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几块钱,出事赔30万,靠谱吗?(11)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李晓林曾撰文提醒,以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发生率作为参照,即使只算6种主要大病,30岁男性的发生率大约为万分之八,51岁男性发生率大约为万分之八十。这意味着,30岁的男性群体间,想实现30万元的互助计划,每人每年应分摊240元;51岁的男性群体,每人则需要分摊2400元。如果涵盖更多疾病,费用更会水涨船高。

但目前,几乎所有互助平台上的发病率和人均花费,都远低于这一数字。对此,诸多平台的回应趋于一致:参与群体仍偏向熟悉互联网、高素质的年轻人群,加之严格的风控核查,因此风险较低。

这意味着,参与互助的年轻人某种意义上“补贴”了其他参与者;而且,随着互联网、移动支付进一步普及,用户年龄趋于平衡,均摊费用可能增加。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教授何小伟等人在其论述中也表示:网络互助平台一旦难以对每一起互助事件充分调查,会引发平台支付更多互助金,成本直接转嫁到所有会员身上,进而造成会员流失,陷入恶性循环。

一位互助行业从业者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采访人员,互助不能像传统商业保险“抓大放小”,对保额不高的案件适度宽松核查,既为了维持规则、共识,也有对成本的考量。这直接导致平台核查量大,支付互助金的进度被拖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