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几块钱,出事赔30万,靠谱吗?(14)

那篇平铺直叙的文章爆红,让朱俊生意识到,“老百姓对保障的需求,不安,十分迫切。”可现实却令他无奈:老百姓害怕得病,可选择能抵御风险的保险时,仍追求省钱,最好能返本,不愿为保障埋单。

每月几块钱,出事赔30万,靠谱吗?

图3/4

一位母亲带着孩子乞讨治病。视觉中国供图

曾任相互宝产品负责人的方勇调研时发现,一款看似保额100万元的返本型保险产品,将合同拆解后,针对重疾和意外的保额实际只有几万元。

人们的偏好最终形成了保险行业的“怪圈”——实际保障力度很低,类似理财的长期储蓄型的保险,销路很好;真正“一次性掏钱买保障”的健康险,尽管超过八成的产品,每收取100元保费,80元以上都赔给了用户,却只在保险市场占极小份额。国内数家专门经营健康险的公司,长期处于亏损。

加之整个保障领域,社保依旧是绝对主流,商业健康险不成规模,缺乏资源和话语权,既缺乏条件迅速提升管理、精算、风控、核查等能力,很难识别带病加入、虚报病情等保险欺诈者,也没有与医院等医疗机构交涉的筹码,无法接入医疗体系,管控医药花费,防止医患过度医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