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披露:腾讯全国三地近20万台服务器的上云历程( 七 )

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做了一些改造,在每个区域的公有云和私有云机房之间拉了专线,实现了公有云私有网络到私有云机房的互通,保证业务能够来回迁移及访问内部服务能力。

根据业务体量不同,业务采用三种方式上云,有改造后上云,有边改造边上云,有先上云再改造。业务可以根据自己的人力资源和上云计划,选择对应的上云方式。

下图是整个业务团队在上云的过程中所做的几个流程:

第一是测试,包括公有云上的网络、存储、虚拟机、核心服务,以及单机性能、服务吞吐性能、存储读写性能、业务模块性能等等都经过测试。通过测试之后,我们和云团队一起优化了服务性能,对业务也相应做了改造适配。

第二是业务上云方案,包括安全方案、容量评估、服务迁移方案和数据迁移方案等。

第三是业务迁移,迁移包括接入层、逻辑层、数据层及文件存储等的迁移。

第四是混合云共存,业务会逐渐灰度迁移到云上,比如在线用户从5%、10%、20%、30%到100%等,是一个灰度迁移过程。在灰度过程中可以及早发现各种问题,逐一解决,避免大规模上量时出现灾难性后果。这个过程中就存在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混合部署模式,就要重点关注专线使用容量,做好专线在业务高峰期的预案,以及业务跨混合云访问的服务延迟,及时做好用户在不同云之间调度的策略和方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