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考拉交易“谈崩”,丁磊的电商梦一波三折( 四 )

2018年,中国国内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30987亿元,淘宝、天猫和京东主要竞争的也是这个领域。看起来,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去掉了“海购”两字的考拉,在更广域的电商产业竞争中,想为自己捞回更多流量其实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原因阿里巴巴和京东这些老牌电商早已经形成了流量垄断。

目前自营跨境电商仍然是考拉收入的大头,而平台策略和非跨境商品策略,贡献一直很有限。难以被提升的利润率和流量见顶的压力,这两座运营的大山,当被放置于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寒冬”环境之下,考拉乃至整个电商业务被网易纳入瘦身计划,并不显得意外。

“小而美”是伪命题

作为中国互联网产业颇爱谈“工匠精神”的一位企业家,丁磊一开始倒是没期待考拉是个多大的生意。

2014年海关新政(允许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购买的商品只需缴纳行邮税,而非缴纳普通进口贸易中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出台之时,丁磊判断这是一个让网易搭车进入电商的有利天时。当时一同出现的跨境电商还包括小红书和洋码头。

虽然在电商圈,网易起步已晚,但丁磊自认“经商多年”,在他看来,任何业务的商业本质都是一样的:要为用户提供价值。早期他甚至要求网易电商团队,既然做,就要做出一个有“偶像价值”的产品。丁磊经常亲自带队去全球几个海购的主要货源地做“田野调查”,亲自和货应商见面,了解商品细节,即便是针对女生们使用的化妆品,他也保有高度的产品研究好奇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