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考拉交易“谈崩”,丁磊的电商梦一波三折( 六 )

扩张的过程中,考拉在自营电商之外引入更多第三方卖家。现在看来,这部分卖家对考拉整体交易额的贡献,迄今没有超过自营部分,甚至连赶超的实力都不具备,但反过来,开放平台上的商品品质参差不齐,明显破坏了丁磊过去所倡导的、网易考拉的“偶像价值”。

2017年,网易将原本专属于严选项目的、颇具开创性的商品供应链模式——“工厂店”,也拿给了做海淘的考拉团队,以提升它在商品供应链端的议价能力。

当时网易市场部曾出面解释说,严选和考拉的“工厂店”,区别在于严选是一种ODM(原始设计制造商)模式——它的工厂店推出的商品,品牌皆为“网易严选”,制造商只提供设计和生产;网易考拉的工厂店则是一种F2C(工厂到消费者)模式——商品品牌属于制造商或工厂,考拉作为平台只提供渠道和营销等支持。

但自从引入工厂店模式,考拉平台上经营的商品,已经不再只是“海购”性质。而把“工厂店”的标签直接送到海淘团队手里,也引起了严选团队的不满。

得不偿失的举措背后,是丁磊对考拉的期待和它实际表现之间的反差。考拉的瓶颈很快在2017年——也就是丁磊提出“再造一个网易”的第二年就出现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