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信披差异里,藏着云集超越的秘密?( 三 )

其中,拼多多尤为重视GMV。这是资本市场关注它的焦点之一,代表着势能符号。即使损失毛利,它也不敢忽视。未来一到两年,这个指标仍很关键。

三家当然更喜拼用户规模,尤其月活。阿里中国零售平台移动月活7.55亿,单季增3400万,年度活跃消费者达6.74亿;拼多多Q2月活3.66亿,同比增88%,环比增7630万,颇为惊人;京东截至6月30日的过去一年月活3.213亿,环比增1080万,恢复了元气。

但相对而言,阿里对用户数据可能更重视。它体量已大,GMV虽很重要,增幅却很难沾光。月活能反映出巨头通过下沉挖掘新一轮成长潜力的动向,里面能反映结构性的变化,也对应着它的供给端之战。当然,整体上,于阿里、京东来说,不再披露季度GMV,侧重用户与月活、营收、利润、转化率等,也是迎合资本市场的举动。

不过,无论巨头如何将数据参差强化,用户、GMV等指标,始终有些粗放。我们看到,下沉过程中,获客成本越来越高,拼多多财报里的高额补贴反映最明显。

看看云集。

它未披露整体用户数与月活,也很少提“下沉”,是否因落后而刻意隐匿?

推荐阅读